首页 资讯 正文

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 零工群体的“就业港湾”

体育正文 110 0

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 零工群体的“就业港湾”

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 零工群体的“就业港湾”

5月28日上午,内(nèi)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内,外出务工的王秀宁在老乡(lǎoxiāng)推荐下来此办理(bànlǐ)入住手续,零工市场低廉的食宿价格和多方位贴心(tiēxīn)的公共就业服务吸引着周边务工人员入住。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

中国网讯(记者 董宁)就业是民生之本,针对零工就业“信息散、保障弱、转型(zhuǎnxíng)难”等问题,鄂尔多斯市以零工市场建设为(wèi)载体,不断完善(wánshàn)公共(gōnggòng)就业服务(fúwù)体系,搭建用工“暖心桥”,规范零工市场管理,完善用工“一条龙”精准服务,努力拓展大龄和就业困难人员增收致富途径,让他们都能在城市的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,都能感受到暖城、暖民(nuǎnmín)、暖心的城市温度。

伊金霍洛旗就业和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副高级经济师张建雄介绍,该市场于20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(tóurùshǐyòng),总占地23000㎡,设有管理办公室、劳动监察室(jiāncháshì)、招用工综合业务大厅(dàtīng)、文娱室和集体餐厅、共享厨房(chúfáng)、健康(jiànkāng)驿站、爱心驿站、住宿房间(fángjiān)等,为求职和招聘人员提供一日三餐及住宿补贴;联合旗总工会建成农牧民工之家,设室内外棋牌室各一处、室外健身运动场所一处。配套完善了淋浴室、免费WiFi、停车场(tíngchēchǎng)、休息等候区、职业介绍大厅、技能培训实训基地等服务(fúwù)功能设施。

5月28日,王永宏在零工市场的免费理发(lǐfà)中心理发,作为“老住户”,他对(duì)市场内的各项福利轻车熟路。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

王永宏到(wángyǒnghóngdào)鄂尔多斯市务工已经八年(bānián)多了,2022年入住零工市场后便未离开。“我跟(gēn)爱人每年4月到11月都住在这里。以前在劳务市场旁边住宿,每人每天(měirénměitiān)最便宜20元,现在住这里才5元,还是夫妻房。”王永宏说。他今年48岁(suì),老家田地不多,便把地包出去出门务工。辗转多地,从18年来到鄂尔多斯。

“选择在鄂尔多斯务工,不是因为工资更高、活更多,而是感觉当地政府特别注重保障我们务工人员的(de)权益。”王永宏(wángyǒnghóng)说,有一次他被老板拖欠(tuōqiàn)3000多块工资,拨打12333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热线后,工作人员马上加他微信(wēixìn),要了欠条照片,两天后老板就(jiù)把钱转了过来。

5月28日,农牧民工法律宣传讲座在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举行(jǔxíng)。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(shèyǐng)

在(zài)人社部门指导下,除了食宿、生活权益保障之外,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(shìchǎng)还注重务工人员劳动维权咨询、法律知识普及、职业介绍、岗位信息(xìnxī)收集发布、技能培训信息发布等工作。

5月28日,潘玉乔展示知识问答(wèndá)奖品。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

在法律知识问答比赛中(zhōng)收获颇丰的(de)潘玉乔和记者分享他的获胜秘诀:“零工市场经常有法律知识培训,只要经常参加,就能(néng)了解这些信息,外出务工懂得这些法律知识和维权方法,出门更踏实了。”

5月28日,师军停在零工市场大院里的(de)巨大展示屏幕前(qián)寻找用工信息。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

木工师傅师军停经老乡介绍住进零工市场,两个多月的生活(shēnghuó)让他感到(gǎndào)十分适应:“来这里跟到了家一样,有食堂、超市和医务室,最重要的是还有各种(gèzhǒng)招工信息。”

伊金霍洛旗就业和(hé)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主任任光荣介绍(jièshào),零工(línggōng)市场电子显示屏和线上小程序实时发布(fābù)更新家政服务、装修搬运、临时用工等超30类岗位信息和工人求职信息;设立职业指导专区,为零工人员提供从求职登记到权益保障的(de)全(quán)流程服务;免费开设各类劳动力就业技能(jìnéng)培训,助力零工劳动者向技工转型;部分零工市场升级打造“零工之家”,提供低价食宿、共享厨房、法律咨询等暖(nuǎn)心服务。目前,全市已建成零工市场11个,实现9个旗区全覆盖,年服务灵活就业超4万人次,真正成为零工群体家门口的“就业港湾”。

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 零工群体的“就业港湾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